电话刚刚面世的时候,其发明者贝尔坚持认为电话是音乐点播的最佳工具,直到电话被作为远程通话的工具广泛使用后,他才明白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。
新事物的发展结果总是由它自身的特征决定的,而不是谁的设想先期设定。
那么,让我们来一起看看EBOOK的特征,看看它的“E”到底“异”的是什么,“易”的是什么,然后再揣测它的发展方向吧。
先说“异”。
在我看来,EBOOK和BOOK并没有太大比较的必要,因为这两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,更没有必要拿纸制书的一些标准来要求E?BOOK,比如阅读习惯等等。但是因为共同的“BOOK”这个字(词),大家已经习惯性地把他们关联在一起,根本不由分说。EBOOK首先是个电子产品,所以它具备电子产品的许多特征,例如存储方式,复制方式,传递方式,内容等,因此业内有许多人相对地称呼传统图书为“分子书”。EBOOK的电子化存储使信息可以以海量存储,容易保存,易于检索;复制的方式也完全电子化,节省成本,复制速度快;传递方式的变化使用户接受EBOOK必须依靠电子设备,如计算机,手持数字设备等,这种设备的存在使EBOOK的接受有了无线传递的可能;E?BOOK的内容不只是文字和图片,而是文字,声音,图象等等的组合,表现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,不再像BOOK那么单调。当然,E?BOOK的“读者”也已经不再只最初意义上的“读者了”。
再说“易”。
信息载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越来越简单快捷,信息传播包括生产,传递的全过程。E?BOOK的“易”是信息传播的易。
INTERNET把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交给了平民,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,在大众范围内传播自己的主张,在传统出版时代,人们必须通过专门的出版机构才可以实现这种状态。这不仅仅是EBOOK的特征,是整个网络时代的特征。
EBOOK以比特的形式传递,不必有传统物流这个中间环节,远远高于其他载体的传递效率。EBOOK使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实现交互成为可能。一本EBOOK的著作者和其“读者”,事实上是一个对某一特定方面感兴趣的用户群体,在书作为信息传播最主要的工具的时代,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充分交流的可能性不大,范围也十分有限,基本上是从生产者到接受者的单向传播,而EBOOK时代,每一个人都可以同时是生产者又是接受者,信息可以是双向交互。真正的EBOOK应该是一个可以不断繁衍生长的有机体。
上个世纪,北大方正公司让出版行业告别了铅与火,迎来光与电,但是这只是出版行业的技术革命,而EBOOK使信息传播发生的这些“质”上的变化,已经不再限于出版行业,而是整个信息传播领域新的开端。
信息传播的方式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总是在不断进步,我想这个进步的目的地就是信息传递无限畅通的大同世界,EBOOK仍然是这个进步过程中的一步,我们应该庆幸,我们凭借INTERNER,跨出了人类已有的信息传播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步。
下一期我们来看看现在都有哪些EBOOK阅读软件,有什么特点。